沉铜工艺之沉铜前处理:
消除毛刺:沉铜基前基板经过了钻孔工序,虽然这一工序易产生毛刺,但这是导致不良孔金属化的最大隐患。一定要用去毛刺的工艺方法来解决。一般采用机械方式,使孔边、内孔壁无倒刺或堵塞现象发生。
二、清除油污:
(1)油污的来源:钻头因手接触而沾油,取基底时留下手印等。
2)油污:包括动植物油脂、矿物质等。前一种是皂化油,后一种是非皂化油。
(3)油脂的性质:动植物油脂属于皂化油类中的高级脂肪酸,它与碱反应生成脂肪酸盐和甘油,后者可溶于水;矿物油脂的化学结构主要是石腊烃、烯属烃、环烷属烃和氯化物的混合物,不溶于水,也不与碱反应。
(4)除油处理方法的选择依据:根据油品的性质,根据油品沾污量选择。
方法:采用有机溶剂、化学、电化学碱法除油。
作用原理:□皂化油与碱液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脂肪酸盐和甘油,后者易溶于水。反响如下:
310NAOH3C17H35COONa+C2H5(OH)2(C17H35COO)。
非皂化油类:主要靠表面活性剂如OP乳化剂、十二烷基磺酸钠、硅酸钠等。在这些物质结构中,有两种群,一种是憎水群,另一种是亲水群。先由乳化剂吸附在油与水的分界面,使油在敌敌畏表面与敌畏表面产生亲和作用,然后由敌畏表面向去油液流动,使水是极强的极性分子,使油与敌畏表面之间的引力减小,借者去油液的对流搅拌,油污离开敌畏表面,达到敌畏表面去油的最终目的。
粗加工:
粗化目的:主保温层与基体之间具有较好的粘结强度。
粗化原理:使基体表面形成微凹坑,以增加其表面接触面积,并与铜沉层形成机械钮扣结合,达到高结合强度。
三、粗化方法与选择:基本有以下方法,主要起到酸蚀和强氧化作用。
过硫酸铵过硫酸钠一氯化铜溶液一过氧化氢/硫酸。
铜沉法之激活处理:
激活目的:主要是形成“引发中心”,使铜层沉积均匀一致。
活化的基本原理:在镀上的非金属表面上沉积一个均匀的活化中心质点。
3.活动的方法和备选办法:
循序渐进法:从生产实践来看,胶体钯(一步活化法)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,使得获得的沉积层结合力好,使用时间长,但制备条件严格.活化液呈淡咖啡色。
胶体钯有三种类型:酸性胶体钯,盐基钯,碱性胶体钯。
制备胶体钯:将1克二氯化钯在100毫升盐酸和200毫升水溶液中溶解,待完全溶解后,将烧杯放置在恒温水浴中30℃±1℃,在搅拌的条件下,加入2.54克二氯化锡(SnCl2·2H2O)反应12分钟,然后将两溶液(A、B)混合(B),以二氯化锡75克/升,银酸钠NaSnO447H2O7克/升,盐酸200毫升/升),在40~50℃的恒温水浴条件下,持续3小时(加盖)。该工艺方法的原理是:老化温度决定了钯粒子的催化性能。通过实际应用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60℃±5℃,4—6小时保温不仅可提高钯粒的催化活性,而且可延长钯粒的使用寿命。
激活机制:“胶态钯”的胶团结构为双电层,[pd0]m为胶核。激活后,Sn2+首先在孔隙中吸附,C1-1又吸附二价锡离子,形成〖nSn2+·2(n-x)Cl+〗的吸附层,形成胶体群。这种胶团在水溶液中具有负电性,与水溶液碰撞而不会聚沉着,其吸附层外的2xCl-1为扩散层。
活化液的保养:由于活化液的配制比较复杂,成本较高,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。
为了避免水进入活化液,在活化前先在下列溶液处理理2-3分钟:SnCl2·2H2O40克/升HCl100毫升/升预浸液,然后再进行活化处理,目的是滤干水。
摄取后的衬底应尽可能少地带入溶液,同时在回收槽重复清洗,以补充活化液消耗或用于新配溶液。
使用一段时间后,当活化液的实际容量达到10~20克/升时,当活化液出现分层现象时,分层现象即可消失。
在15℃以下,活化效果较差,应加温处理。使用热水套槽加热。
脱胶处理:脱去多余残余的活化液,以防带入铜沉淀池,造成溶液分解。诺赫50克/升的处理时间为1.5分钟。
铜沉法中的化学沉铜法:适用于普通铜沉液。
甲:酒石酸钾钠100克。
25克硫酸铜。
钠35克。
蒸馏水一升
乙醇:甲醛(36~40%)8~15毫升。
A/B比例:100:8—15。
加工条件:温度20~25℃。
二十分钟。